舆情监测和分析的难点及对策

02.02 / 2021

在舆情服务的产品形态中,舆情监测指的是由专职舆情分析师第一时间主动获取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传播的相关敏感信息。

这个工作很重要,监测是舆情发现力之一种,也是后续研判处置的基础,舆情分析师在对信息数据筛选过程中,做到对敏感负面信息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形成“舆情快报”机制,可以打好提前量,规避无数社会治理风险;在舆情分析上,要树立大舆情观,将个体舆情和局部舆情置于整体舆情之中来看待,置于整个时代、国情、社情之中来分析。

 

      一、舆情监测需实现快与准的平衡

舆情监测是舆情业务链条的基础环节。当前舆情监测软件众多,能够实现对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各类网站的监测。但是,舆情监测既要靠软件也要靠人工,总的来看是“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业务。当前舆情监测软件是以网络爬虫抓取为基础的,根据中文分词结果进行关键词设置,再进行信息的排重等技术处理,最后将监测数据呈现出来。中文是表意文字,同样的文字组合在不同的语境段落中意义不同,这就导致监测结果可能不准确。比如,在监测软件中设置了“农业银行”的简称“农行”,那么“一个老农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这样的语句也会被监测呈现出来,这就需要舆情监测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对于舆情服务的客户来讲,首先要第一时间知道舆情的发生,这就需要快;其次需要准确的信息,自动监测的信息还需要经过人工判断和筛选。总体来看,软件越智能,则人工的工作量越少。舆情监测软件的升级方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的工作量。

舆情监测系统.jpg

监测软件要具备热点识别能力、主题跟踪能力,实现情感的语义识别,准确判断网民的情绪,进行人物画像行为分析等,并进一步升级对接舆情协同工作平台、舆情处置工作平台、网评引导平台和大数据舆情指挥平台等应用。舆情监测涉及多项内容,如监测的媒体信源数据库、中文分词技术、统计分析工具、服务器多点部署、网络爬虫信息采集等,要做到全网采集信息,提供既快又准的监测结果,这些都需要不断完善升级。对于微博、微信、电视等,还需要专门的监测工具。当下,短视频方兴未艾,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信息将更加丰富,如何监测视频信息对舆情监测软件也提出了挑战。

      二、舆情分析需做到深度和实用相结合

舆情分析要在深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专业水准和理论水平。有的舆情分析报告致力于解剖一只麻雀,分析一类问题;年度舆情报告则需要经年累月的数据积累,还有的报告需要理论分析上的提升。懂得传播规律,提高舆情素养和敏感性很重要。

舆情监测要发挥“侦察兵”的预警作用,多关注一些时政类、智库类公众号,收集汇总一些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和智库观点;舆情分析要发挥好“雷达兵”的参谋作用,从纷繁复杂、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抽丝剥茧,抓住本质,得出观点;舆情报告要发挥好“工程兵”的保障作用,做好各种舆情日志和各类数据库的积累,进而做好数据呈现、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还要在呈现方式上多创新。舆情分析的结果最终要通过报告来呈现,要让报告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舆情监测

最具专业的品牌信息化整合营销服务机构

互联网信息化咨询/技术开发/整合营销

请通过以下方式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及报价
提交

关闭

免费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及报价